幼兒園“去小學化”難在何處?
來源:南方都市報
11月27日,《廣州市幼兒園條例》(下文簡稱《條例》)獲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南都記者發(fā)現(xiàn),此前提交審議的一審稿禁止幼兒園集中授課實施漢語、外語、數(shù)字書寫運算等方面的訓練,同時,禁止幼兒園布置書寫和計算類家庭作業(yè)。但最終獲通過的《條例》中刪除了這些規(guī)定,僅規(guī)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活動。
事實上,教育部過往8年在學前教育方面一直有投入關注。對比教育部曾多次下發(fā)的通知,《廣州市幼兒園條例》提交審議的一審稿關于禁止超前教育的部分并不超前。但在正式通過《條例》時刪除這一條,是耐人尋味的。
雖然我國從2010年起,就明確提出幼兒園“去小學化”,但是,“去小學化”卻面臨重重阻力。近年來,“幼升小”擇校熱不降反升,在今年各地實行公民同招,電腦搖號入學之前,民辦小學就實行了提前招生、面談招生,而有的民辦小學的考試題目就是小學內容,這迫使家長不得不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內容。幼兒園如果不教小學內容,會遭到家長的不滿。
同時,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只針對幼兒園辦園,卻并不禁止社會早教機構,而直接結果便是學前班的招生廣告貼到了幼兒園門口。園內不能小學化,園外可任意小學化,家長認為去小學化就是形式,如果幼兒園堅持去小學化,家長就會以腳投票,這也是幼兒園大班的“空班化”原因。
不容忽視,幼兒園去小學化,對幼兒園教師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實上,給幼兒進行小學化知識教育,對幼兒老師的要求是不高的,而“去小學化”后,對幼兒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秾W前教育法草案》就要求,“幼兒園應當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兒童通過親近自然、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促進兒童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承擔這些工作的主體無疑應是幼兒教師。
而根據(jù)教育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至2018年,全國453.15萬幼兒園教職工中有47.6%接受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訓練,也就是說,有52.4%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訓練。如果禁止幼兒園進行漢語拼音、外語、數(shù)字書寫運算訓練,一些幼兒老師或許就不知道該怎么對幼兒進行教育。
這可能是廣州刪除這一規(guī)定的原因。從積極的角度說,是尊重現(xiàn)實,如果立法通過,卻做不到,就成了有法不依。
以上三方面阻力,前兩方面阻力,已經(jīng)在國家層面逐步排除。今年,我國各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都已經(jīng)落實公民同招,電腦搖號入學新政,民辦學校招生不得再提前舉行面談,幼兒園去小學化的“幼升小”壓力減小。對于早教機構的小學化問題,《學前教育法草案》提到,“校外培訓機構等其他教育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開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訓”,把早教機構一并納入治理。
最需要各地解決的幼兒園小學化問題,就是幼兒園的師資建設,以及幼兒園去小學化后的教學改革了。通過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幼師的待遇、落實幼兒園的辦園自主權等,這一問題有望解決。同時,這也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的放管服改革,讓基礎教育每一階段教育的辦學者,擺脫功利辦學思維,按國家教育法律法規(guī)給學生這一階段完整的教育。
- 上一篇:破解學前教育難題,應降低過高的幼兒園辦學門檻 2020/12/1
- 下一篇:河南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預計年底達到80%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