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家園共育內容簡短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重要職責。提高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和教育目標,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要靠幼兒園與家庭社會相互配合方能奏效。然而,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幼兒園在家園共育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家園共育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
1、家庭教育重視早期智力的開發(fā),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尤其是忽視對幼兒進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現為家庭教育小學化問題嚴重,家長認為對孩子只有過早地進行認字、加減運算、認讀漢語拼音、背誦古詩等,親朋好友聚會時好讓孩子有展露才藝的機會,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視眼前智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忽略了培養(yǎng)孩子的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地遷就孩子、保護孩子,必然導致幼兒片面地發(fā)展。許多家長不能理解一個問題,就是幼兒在未來社會的生存質量取決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質等因素,未來社會情商重于智商。
2、家長、 教師均忽視相互溝通。
有些家長將孩子送進幼兒園是怕孩子糾纏、吵鬧,圖自己省事省心,并不關心孩子在園受教育的具體狀況;有些家長認為,交了學費,孩子就該歸教師管,教育應該是教師的事情,家長只要能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為孩子創(chuàng)造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就行了;有些家長甚至連最基本的按時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長的意識中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賺錢為子女的未來生活做物質鋪墊。

擴展:
教師主動取得家長的信任。
家長合作的態(tài)度取決于家園合作是否滿足孩子發(fā)展的需要,是否與他們的教育目標相一致。當幼兒園教育滿足了家長和孩子的合理需求,家長合作的愿望和積極性就會提高。家園工作中,教師應盡量主動接近家長,詢問孩子在家的表現。教師應時刻要求自己做個有心人,善于用心觀察孩子在園的一舉一動,主動向家長反饋孩子的情況,取得家長的支持,家長才會化被動為主動,配合教師的工作,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保持同步,從而達到家園合作的目的。教師想要贏得家長的信任,獲得家長的認可,就應該尊重家長,友好地對待
- 上一篇:多地幼兒園開始推出課后服務,智慧+素質教育成為趨勢 2021/12/8
- 下一篇:教育部傳來好消息,幼兒園迎來“大變革”,家長:幸福來得太突然 2021/12/8